支顶用钢管,脚手架工程搭设要及时逐层跟上,保持高出结构高度m以上。并在第二层脚手架的四周搭设安全斜挡板,防止高空物体掉落而击伤下面的行人及施工作业人员。脚手架及梁模板支撑安全验算附后三沉井下沉沉井下沉前的准备工作以毛砂或粉煤灰加填沉井外基坑至现场自然地面,以利减少沉井下沉过程中与土体侧摩阻力。若在井处设置无砂管降水井应经常进行清洗,确保降水高度在-m以下。检验井壁砼强度,按同条件养护之砼试块强度等级值为准,刃脚部分达砼强度%,井壁砼强度达%以上。
沉井施工脚手架搭建规范:脚手架的内立杆距离体净距一般不大于mm,如大于mm的必须铺设平整牢固的站人片,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mm时应做全封闭,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连墙件连墙件表面应刷红色醒目油漆,便于检查和警示。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有困难时,应采用可靠措施固定。连墙件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mm连墙件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计算规定,并应符合下表“连墙件布置的最大间距”的规定。
沉井下沉时应按勤测勤纠的原则作业,随时观测沉降量和垂直度,及时掌握和纠正沉井的位移和倾斜,每班至少测量两次,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纪录。如果出现不均匀沉降沉降困难或沉降过快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下沉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基坑支护开挖根据地质条件和场地条件,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减少沉井实际下沉深度,解决首节沉井制作时地基承载力不足的矛盾,避免不均匀沉降,首节沉井制作前,挖去地表以下米范围内回填土。施工基坑深为米,坑底工作面宽度沿井壁外约m左右,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
如果沉井偏斜趋势增大时,井孔之间的开挖情况应根据偏斜情况加以调整。对于离集泥坑较远的井孔格,当冲沉井四角和井壁处土堤时,泥浆从那里流到集泥坑有时是很困难的,为了不使集泥坑和集泥水沟之泥砂沉淀,经常用一个水力冲泥机反复冲刷和搅动。一方面用它将沉井最远处的泥砂冲至集泥坑;另一方面还可以把集泥坑冲深,搅动泥浆,并清除堵塞在吸泥龙头网罩上的杂物。利用上述方法能够提高水力吸泥机的排泥量,尤其是在沉井初期,泥土中常混杂着建筑垃圾,如石块碎木块等,及时清理吊出井外,采用上述措施是必要的。
沉井施工基坑排水机具的选用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真空及虹吸泵等。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当基坑涌水量Q<20m3/h,可用隔膜式泵或潜水电泵;当Q在20-60m3/h,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60 m3/h,多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的技术性能选用。根据实际水量的大小,决定采用降水机械的台数及型号。当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人力提水桶、手摇泵或水龙车等将水排出。
坚持“三级”检查制度。每月对项目工程质量全面检查一次,工程处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检查一次。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质量检查程序见图。构件采购计划,制定书面的采购订货单,选择供货商,预定交货地点和日期。实施混凝土浇筑令签发制度。混凝土浇灌前,混凝土施工员必须向项目经理提出签发“混凝土浇筑令”的书面申请,经项目经理审查确认已具备浇灌条件后,签发“混凝土浇筑令”,否则不得开机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申请签发“混凝土浇筑令”时,必须递交以下资料“混凝土浇筑令”申请报告由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等单位现场代表共同签证的混凝土浇筑部位的各隐蔽项目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沉井施工封底混凝土浇筑中出现导管拔不出预防措施(1)导管应精心加工制作,保持上下外直径一致,弯曲度不大于0.5%。接头应用粗丝扣套接,最下一节导管长度应大于2m,下端应不带法兰盘。(2)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应视封底厚度确定,宜控制在1.2~3.0m,不应过深。对导管外面混凝土面标高,每隔20min应测量一次,及时提升导管,不使埋入过深。在浇筑过程中,每隔20~30min应提动一次导管。 (3)混凝土应连续浇筑,间隔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内,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4)适当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初凝时间不应少于3h,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8~20cm,贮料时间不应超过1.5h。